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职业教育与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开封职业学院与俄罗斯伊热夫斯克国立技术大学、伊热夫斯克市应用工艺美术博物馆共同建设的“中俄海外研学中心”及“‘中文+汴绣’培训基地”于2025年8月在俄罗斯伊热夫斯克市正式落成,标志着我校“中文+职业技能”的探索取得重要突破,为职业教育走出去树立了新典范。
自合作启动以来,双方通过多次互访、文化体验与课程共建,逐步形成了一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色、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国际化育人路径。俄方伊热夫斯克国立技术大学及当地中学教育工作者曾组团到我校参观交流,沉浸式体验汴绣、朱仙镇木版年画、北宋官瓷等非遗项目,并就共建研学中心与培训基地的可行性进行深入探讨。我校举办“中文+汴绣”暑期研学项目,邀请俄罗斯青少年及教师来华实地学习,同时通过线上直播吸引伊热夫斯克市多名手工艺者远程参与,初步构建了中外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机制。为推进项目进展,学校派出由国际交流中心主任张清芳带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汴绣非遗传承人苗炜教授等专家组成的代表团回访伊热夫斯克市,受到俄方校领导的热情接待。双方共同为“中俄海外研学中心”与“‘中文+汴绣’培训基地”揭牌,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实质运营阶段。授牌仪式后,双方在伊热夫斯克市应用工艺美术博物馆联合开展“中文+汴绣”线下课程,苗炜教授现场传授汴绣技艺与文化内涵,将语言学习与非遗实践深度融合,吸引了包括大学生、手工艺人和中国文化爱好者在内的三十余人积极参与,现场互动热烈,反响良好。
此次合作,不仅是开封职业学院推动职业教育出海的一次扎实实践,也为中国职业院校海外办学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文+非遗”国际化发展新范式。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国际中文教育为基础、职业教育为特色,通过开发在线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库、加强师资培养等多种途径,持续支持两个海外平台的建设与拓展,并进一步深化“中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更多非遗技艺与职业标准融入国际教育体系,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培养更多“技术精湛、语言通达、文化融通”的复合型本土人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坚实的职教力量。

